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带动全球主要国家PPI均出现下降。
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十九)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

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鼓励数字技术企业搭建面向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
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城市商业体系,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商圈,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消费载体,提高居民消费便利度。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带动全球主要国家PPI均出现下降。
在服务业较快回升的同时,由于前几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和出口的正向冲击已经消退,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呈现出周期性回落。劳动参与率提高有利于居民收入增长和预期走强。价格相对稳定与疫情影响消退后劳动参与率显著提高直接相关。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4%、53.1%。
2023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快于全部投资8.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成长。与此同时,我国仅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就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1000万人,增速达到2.8%,而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为零。

二是物价总体保持相对平稳。202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了6.4%的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增速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4.3%。2023年上半年,美国中间需求PPI环比累计下降2.9个百分点,欧盟PPI环比下降超过9.5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PPI环比累计仅下跌2.6个百分点。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其中虚拟现实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航空航天铝材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8.0%、34.1%、23.3%。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发力,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释放,经济平稳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2023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实现较快平稳转段,目前正处在服务业修复的顺风与全球对制造业产品需求下降的逆风叠加影响的特殊时期,对此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2023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8%,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7.6%,较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8%,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发力,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释放,经济平稳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2023年以来,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出现下降且跌幅逐步加大,6月份PPI同比下降5.4%,降幅较1月份扩大4.6个百分点,但2022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贡献了其中的2.3个百分点,占比达到一半。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其中虚拟现实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航空航天铝材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8.0%、34.1%、23.3%。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虽然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7.9%、69.2%、182.9%,正逐步取代服装、家电、家具这类老三样,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4%、53.1%。2023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实现较快平稳转段,目前正处在服务业修复的顺风与全球对制造业产品需求下降的逆风叠加影响的特殊时期,对此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二是物价总体保持相对平稳。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增速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提高4.3%。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0.7个百分点,增速处于非常温和的区间,包括服务消费在内的价格未出现大幅上涨。
202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了6.4%的增长。2023年上半年,美国中间需求PPI环比累计下降2.9个百分点,欧盟PPI环比下降超过9.5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PPI环比累计仅下跌2.6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经济呈持续恢复、总体回升的良好态势,2023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5.5%,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三是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壮大。
在服务业较快回升的同时,由于前几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和出口的正向冲击已经消退,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呈现出周期性回落。2023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等装备制造业代表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5%、35.0%、28.9%。价格相对稳定与疫情影响消退后劳动参与率显著提高直接相关。2023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快于全部投资8.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成长。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带动全球主要国家PPI均出现下降。实际上,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我国外需动能减弱、内需动能增强的态势就已经显现。
一是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023年上半年内需拉动经济增长6.1%,较2019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回升向好势头。
劳动参与率提高有利于居民收入增长和预期走强。在供需两旺的情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也在快速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与此同时,我国仅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就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1000万人,增速达到2.8%,而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为零。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7.6%,较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依托数字技术创新破解传统金融体系局限,助力提升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水平。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坚定不移支持多边贸易体系,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我国发起的国际能源组织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消费较快增长,5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9%,餐饮、旅游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明显改善,消费对经济恢复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鼓励民营企业从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